这篇文章给老铁们谈谈剑阁道,以及剑阁道设伏斩杀张郃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泰国签证目录
剑阁道之战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
剑阁道之战是三国末期强魏对弱蜀的一次战争,是完成全国统一的前奏。司马昭以邓艾、诸葛绪牵制及阻遏姜维于桥头以西至沓中地区,以关闭姜维大军于无用武之地,使钟会的主力得以越过汉中的阳安关口而直趋剑阁如入无人之境。
剑阁道之名来源于三国。根据《三国志》和《华阳国志》记载:诸葛亮相蜀,在剑门关架设飞梁阁道,并立门设阁尉守之。“凿石架空为飞梁阁道,以通行旅”,故称剑阁道。清代道光年间昭化县令李元,在他的《蜀水经》中记载:大剑溪峡谷石岩上还存有栈道的石孔。可见剑阁道是沿大剑溪架设的。
蜀汉炎兴元年(263年),在蜀汉接连失去汉中,阳平关,乐城,汉城等城池后,姜维退守剑阁,与魏将钟会对峙于剑阁,使10万魏军终不能越。
因关在谷中,深险如函,故称函谷关。函谷关始建于西周时期,是我国历史上建制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。 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,素有 “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”之称。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。形容剑门关,释义山势又高又险,一个人把着关口,上万人也打不进来,形容地势十分险峻而战略性强。
位于今四川省剑阁县东北。亦泛指汉中经剑阁至成都间通道。龙门山东北支脉大剑山,东西横亘,72峰绵延起伏,形若利剑,直插云霄,穿行南北的大剑溪将其拦腰斩断,致此绝崖相对,昂首一线天。公元前4世纪,蜀人经此筑有通往南郑(今陕西汉中)的石牛道(又名金牛道)。
剑门关镇的历史沿革
1、广元剑阁剑门关历史:三国时,蜀汉丞相诸葛亮以汉德县有大剑至小剑隘束之路三十里,连山绝险,于此地凿石架空为飞梁阁道。以通行旅又于大剑山峭壁中断两崖相峙处,倚崖砌石为门,置阁尉,设戍守,谓之剑阁,成为军事要隘。
2、蜀汉时称剑阁,隋唐时始称剑门关,置大剑镇,武则天圣历二年(699年)置剑门县,元至元二十年(1283年)撤县。清代已有剑门驿、剑义保、安仁乡等建置,民国时设剑门乡,1985年撤乡设镇,1992年更名剑门关镇。
3、剑门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关隘之一,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境内。据传说,剑门关创始于春秋时期,是楚国大夫屈原逃亡时的出口。在三国时期,蜀汉政权在此修筑了城池,成为蜀汉的南北门户之一。据《三国志》记载,蜀汉丞相诸葛亮曾在此设下“空城计”,成功地迷惑了魏国军队。
4、剑门关隘口形成于白垩纪,是世界罕见的城墙式砾岩断崖丹霞景观,垂直高度近300米,底部最窄处仅50米的天然隘口,是自然天成的天下第一关隘。 剑门关是剑门关风景区的标志性景点,1982年以此为核心景点设立剑门蜀道首批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。
5、剑门关是位于中国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的一座古代关隘。历史 三国时诸葛亮修建蜀道,见此地地形陡峭,两山峡谷间是天然关隘,于是就势修建了关卡以为蜀汉屏障。诸葛亮死后,姜维在此率兵抵抗钟会十万魏军,直至蜀汉降魏。唐代诗人李白的蜀道难一诗描述剑门关:“剑阁峥嵘而崔嵬,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。
6、剑门关蜀道始建于先秦,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,是两千多年来连通中原与西南经济、文化的主动脉,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。
剑阁道之战是哪两个国家参与
剑阁道之战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三国后期,魏、吴、蜀并立抗争的局面因三方力量的消长变化而渐趋崩溃。蜀汉自诸葛亮死后,蒋琬和费祎辅政,他们遵行诸葛亮的既定方针,团结内部,又不轻易用兵,曾一度使蜀 *** 持着比较稳定的局面。
他向田忌建议说,公元前354年魏国精锐部队都集中在赵国,内部空虚,我们如带兵向魏国折都城大梁猛 *** 去,占据它的交通要道,袭击它空虚的地方,向魏国的国都大梁(今河南开封)进军,它必然放下赵国回师自救,齐军乘其疲惫,在预先选好的作战地区桂陵迎敌于归途,魏军大败,赵国之围遂解。
剑阁道之战:剑阁道,作为通往蜀汉首都成都的主要通道,剑阁在这场战役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其实剑阁道只指剑门关一段的道路。后因诸葛亮在蜀汉建兴年间,率兵北伐,对金牛道的栈阁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,故后代史家们将金牛道亦称剑阁道。剑阁道上有两条短线道路,一条是马鸣阁道,一条是景谷道。马鸣道。根据《昭化县志》记载:“马鸣道在治北五十里,白水之岸。
关于剑阁道和剑阁道设伏斩杀张郃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?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,记得联系我们哦。